羅馬廣場 (Römerberg)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舊城區中心,
話說此廣場的命名,與廣場上相連的、有著有著人字形山牆,
三棟辨識度極佳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 The Römer 有關,
可說是法蘭克福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其中中間的這一棟有時鐘的,稱之 ‘Zum Römer’ ,就是 “在羅馬at the Roman” 的意思,
德語的Römer就是 “Roman”,”羅馬人” 之意,
以 “羅馬人” 為名,典故因為早在法蘭克福發展為城市之前,
這裡曾經是羅馬人的居所。
(曾經有六百多年,此建築是屬於路德教派的老尼可拉斯教堂(the Lutheran Old St. Nicholas church)擁有,後來輾轉成為羅馬商人的財產及住所,有羅馬的商人把這棟建築The Römer ,連同另外連著的金天鵝建築 Goldener Schwan (Golden Swan),一起在1405年賣給了市議會,從此The Römer 正式成為法蘭克福的市政廳。The Römer 與羅馬廣場都在1944年毀於盟軍轟炸,並在戰後重建。)
—
那天就在吃完早餐之後,獨自搭著地鐵前來羅馬廣場。
為什麼要拍下早餐呢?
還不是因為自助旅行,難得住一下有附早餐的便宜旅店,
這種珍惜的感覺及大大飽餐一頓的快感,一定要拍下來的呀~ ^^
法蘭克福的地鐵很有趣,它有一種鼓勵團體行動的售票意識。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以成人的票價來說,有分單程(single journey)、全日(all day ticket),
還有一種團體票(collective -all day ticket for up to five persons),
是可以最多五個人一起搭乘一整天。
三種票價在2012年8月,分別是2.5歐元、6.2歐元及9.5歐元。
對吧,我說 “鼓勵團體行動的售票意識”,一點都沒錯吧…
但反過來說,就是對我這樣剛剛好一個人旅行的,非常不友善啦!
所以,當我買了全日票,就決定要好好東奔西跑啦。
順著 The Römer 的指標出了地鐵,
映入我眼簾的是這個景致。
很難相信,就在清晨的法蘭克福,往前再走五十公尺,
不知不覺就進入羅馬廣場,而一雙眼睛,整個會亮起來。
廣場中央有手持天平的正義女神噴泉,女神正面面對著市政廳 The Römer ,
1611年初次建造時女神是石造的,現在則是銅像。
正義女神身上鏽青色的銅,和 The Römer 前面的立桿,面對面相互呼應著一股正氣,
或許你會跟我一樣疑惑,為什麼市政廳這麼小一間呢?
但其實不然,法蘭克福的市政廳,始建於15世紀,
但定期進行擴大工程,最近的建築翼,在1908年竣工。
只是銜接著羅馬廣場的部分,就只有三棟建築中間的這棟、這個門面。
正是 The Römer 市政廳建築最古老的、大門的位置。
圖上看見有許多玻璃窗,正是 The Römer 的二樓。
裡頭的廳堂,稱為皇帝大廳(Kaisersaal),
是多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歷代加冕之處,大廳裡面有52德國帝王的畫像,十足的博物館。
而二樓這個陽台也是2002年德國國家足球隊獲得世界盃足球賽亞軍返國時,
受到群眾歡呼的地方,可以想像當時的羅馬廣場有多熱鬧。
我想除了建築的美感,牆上亮晶晶的雕塑也是很難不令人注意。
The Römer 也是現在法蘭克福人結婚登記的地方。
我還真是幸運,在這裡也遇見了一對新人剛好結束婚禮走出來,
我在這裡待了好一會兒,傍晚也再跑來一次,欣賞不同光線的感覺。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這張,剛好有一台電動輪椅從市政廳前面經過…
我很希望哪一天如果身體有障礙,心裡還是可以無所阻擋的隨心所欲。
廣場總是有四個邊兒~
看來我對其他三邊的關注太少啦!
The Römer 對面是這一排繽紛的屋子
另一邊有綠色單塔、紅磚色建築的教堂,穿越可以抵達緬因河邊。
廣場中人們活躍卻又優閒,
另一邊可以通往旅客服務中心
這附近也是很多徒步導覽或旅遊集合的起點。
我看看地圖之後決定胡亂走逛
沒想到短短距離就看見了吸引目光的兩個建築。
漂亮的Seufzerbrücke “嘆息橋” (因形狀很像威尼斯的那個Bridge of Sighs)
因為市政廳擴大了好幾倍之後,與對街建築連成一氣,
使得這個浪漫的紅石橋連接翼主樓。
還有聖保羅教堂,還是法蘭克福的十大景點之一喔~
http://www.vacationhomes.net/blog/2012/07/17/top-10-tourist-sights-in-frankfurt,-germany/
一進門長這樣
圓形走道四周遍布著教堂歷史的檔案和圖片
可見這裡是很重要的教堂,和過去公共議事的廳堂。
沿著樓梯上到二樓,則出現了現代的圓頂的教堂。
太大啦,我的鏡頭塞不下全部…
穿越地鐵一角,拍下了這個畫面,還可以跟聖保羅教堂相輝映呢
法蘭克福很多建築似乎都很能呈現光影的幾何視覺衝擊。
讓喜歡拍照的我,常常目不暇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