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這趟北歐遊的最後一天。
最後一個早上,我把握著時間,重新回到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舊城區。
不同於昨天天將暗的色調,多了陽光的氣息。
知道舊城的方向,相信只要往這那頭去的公車都會到。
跳上了公車,果然沒讓我失望地抵達了!
塔林是這次北歐之行中,唯一保持著中世紀外貌和格調的首都,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在找資料時看到了好多的照片讓我心生嚮往,先貼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些美好的圖像。
from here
from here
最讓我喜歡的就是環繞舊城牆的那一排塔。
from here
也就是因為看見了古城堡的入口維魯大門Viru Gates的塔,跳下了公車。
塔是舊城的指標,果然不錯。
連著城牆的塔好像衛兵一樣可愛的站著,2.35公里長。
一進城門,就是粉嫩的麥當當~
27個城塔中僅有18個,躲過二次世界大戰的砲火。
現在看到回想起來真可惜沒有上塔去看看… 如果可以的話…
舊城區還有貴族和教士居住的,位在山坡上的上城區敦皮山。
from here
看見了嗎?
這裡有十二、三世紀丹麥和日爾耳曼人所建的古堡,有圓頂的教堂,
還有一座醒目如城堡的的東正教教堂,和方正莊嚴的國會大廈。
怎麼形狀怪怪的? 原來我跑到後門來了。
這樣才是正面~~~
順著城牆向下走,就會抵達一般庶民的舊城下城區。
也感謝這個城牆! 下面這張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呢!
被陽光照射得明亮的城牆和宮燈小花,對比著幽暗的拱門,喜歡!
城牆還有另一個驚喜~
神奇的小枝~
而在下城區,有庶民的熱鬧街景。
塔林舊城區每一間房子都長得不一樣,多變的顏色加上不同時間的光線,
更是讓人常常一個轉角就更加驚豔。
據說城中只有三間房子被稱為「三姐妹」,是長得一模一樣同的三棟建築物,
不過我在城中彎彎曲曲的小徑中就這樣迷路了,怎樣就是沒看到。
中世紀時,德國商人和中產階級居住在舊城區,街道兩旁的很多建築都和商業有關,
3、4層樓高的樓裡,下面兩層作為居住和會客,上面則被用作倉庫。
然後我走進舊城區的廣場,這裡可是人聲鼎沸的熱鬧。
from here
昨天的全燭光晚餐,就是在廣場的角落。
這裡天天都有舊時光的風情,等著大家去體會。
不經意的穿過城牆山洞,
來到塔林老城最浪漫的聖凱薩琳通道St. Catherine's Passage(Katariina käik)。
她位在1531年被火摧毀的聖凱薩琳多明尼克修道院邊,
至今只有教堂的西牆,其他 部分斷壁石柱、窗戶留下。
聖凱薩琳通道上,還有部分聖凱薩琳多明尼克修道院墓碑和碑文。
漫步卻又匆匆,只能隨興的走了塔林一圈。
原本只是地圖上的一個念頭,沒想到卻給我這麼驚喜地「賺到」的感覺!
原來沒有期待的旅行,會是這樣的豐富~
這次的塔琳之行,讓我更體會用心感受每一刻的美好。
另外,塔林對於同志相當的友好,還有一個同志地圖(gay map),
也讓我大開了眼界呢!
最後
和大家分享我最愛的塔林古城素描畫、非常非常美的圖畫、網路就可以下載的塔林文宣。
還有這個可愛的塔林標誌:
我很喜歡這個聲波一樣的線條,在波羅地海映著塔林的舊城倒影…
Tallinn, sounds good! ^_^
有機會去塔林逛逛,很特別、很熱鬧,又很反古喔~~~
<備註:本文於2012年9月24日獲YAHOO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