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它的雕刻非常精細之外,相信這隻獅子悲傷的表情才是最具深意的地方。來瑞士旅遊的人,大概或多或少都聽過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條件與因素,所以瑞士的軍人在獨立之後為了維持瑞士的永久中立,經常到處當雇傭兵為別人打戰,這隻獅子正是代表法國大革命期間,受雇於法國保衛著路易十六的瑞士將近800位傭兵,在1792年前後為了其他國家戰死沙場,雖然間接保衛自己的國家而戰死異鄉,顯得特別悲傷的神情。
琉森市區的點景點中,除了卡貝爾橋之外,我想這隻悲傷的獅子應該是最著名的吧!
出國前翻閱了一些資料,挑了幾個有空的時候要參訪的景點。因為書上看到的是很小的圖,心中總以為這隻悲傷的獅子不過就是真實獅子的大小,不會是很大隻的獅子,… … 結果看到了一個牆面大的獅子雕像,相對的牠的悲傷神情就特別明顯的刻畫著,感覺獅子殘留的氣息就在耳邊沉重的吐納,身上的斷箭苦楚隨著呼吸脈動侵蝕著牠,但是卻帶著無法回到故鄉的遺憾死去,不免使人動容。
我之所以說書上的獅子小不是沒有原因,書本來就小,圖片只佔書本一頁的一小格,你會想得到會有多大嗎!我想世界那麼大,人真的很渺小,有些地方沒親眼見過大概是很難體會其的深奧。
用點心思坐下來好好沈澱思緒,好好感受那種屬於獅子的悲傷。難怪馬克吐溫先生看到這個雕像會說:「這是世界上最悲傷、最令人感到哀慟的雄獅」。
或許書中有寫獅子的悲傷,但到了此刻來到此地,當坐在這裡的這片刻,排除旅客的的歡樂情緒,用心體會那種悲傷,我想我們或多或少體會到了。身為台灣人有台灣人的悲傷,不特別去突顯它或許人們只是安份的過自己的日子。但是當想到身為台灣人連獨立的主權與國際地位都沒有,不也是另一種悲傷嗎?
太悲傷了,真的太悲傷。 時空相隔,還是感覺到這股悲傷的氣息。 不過回想起來,能來到這裡真的是很開心的,旅遊的過程本就該開心,旅遊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多的體驗。
舒子說:「住在這公園正對面的住家,每天開窗就要面對獅子,豈不是很悲傷、很可憐。」
鳥人說:「瑞士人把悲傷留給了獅子,讓自己能繼續快樂生活。」
再見了獅子,我把悲傷留給你,而我將繼續快樂的過下去。
2006-06-05 琉森 獅子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