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教堂的芬蘭語是坦佩利奧基奧(Temppeliaukion)教堂,
因挖空天然岩石建成教堂而聞名於世。
出發前在旅遊書上見到岩石教堂的描述,感到神奇無比。
所以在研討會下課後,我就飛奔前往搭乘輕軌電車,
前往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坦佩利岩石廣場的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每天的開放時間不一,例如星期一、二、四10:00-20:00;星期三10:00-19:00;星期六10:00-18:00;星期日則是12:00-13:45、15:15-17:45。 這是出發時查到的資料,所以要去的人還是留意教堂的公告囉~
抵達的時候已經超過五點,所幸夏天的北歐日頭不肯下山,光線還是很美。
從大門口看教堂的外觀,實在是其貌不揚。
若不是門口右上角有一個十字的標示,應該很難想像這是一座教堂吧!
岩石教堂原本是住宅區裡的岩石高地,為了保有原貌,將岩石往內挖掘,
使得整座教堂被天然岩石環繞,完工於1969年。
進入教堂需要先經過混凝土塗抹的隧道走廊,
幾步路之後就會被眼前的設計驚嘆不已。
屋頂是直徑24公尺、高10公尺,醒目的木質大圓頂,
放射狀的樑柱看似自然的卡在四周原始的岩壁上,
鑲嵌透明的玻璃,使光線自然流洩至教堂內,
聽說夏季陽光會透過天頂,直射祭壇,充分展現芬蘭人崇尚自然的風情。
岩石教堂可同時容納將近一千人,周日早上是禮拜時間,
因為造型是圓形,祭台上講道和彈奏管風琴,回音效果都如同天籟。
坐在二樓的位置,感受從天而降的陽光,聆聽如同天籟的樂音,
心情真的如同在天堂般的平和寧靜!
另外在網路上找到幾張很讚的相片:從附近的住宅區往下拍的畫面
from here
遠觀一點更能看出岩石高地的地形,和融入自然的岩石教堂。
from here
很意外的還找到一張郵票~ from here
可見岩石教堂真的是世界上非常特別的一間教堂呢!
另外,因為要找圖,不小心也發現地球上還有另一個神奇的岩石教堂!
竟然是位於回教環伺的衣索比亞國,更特別的是,他有別於一般抬頭仰望的教堂,
而是一座可以低頭俯瞰的教堂!也值得一看~
從教堂出來,六點多的天空還是亮的,再去下一個地方吧~
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1865–1957) 是芬蘭最受景仰的作曲家之一,
據說 "芬蘭頌" 就是她的作品,地位不亞於芬蘭的國歌。
歷史我沒有去研究,不過在芬蘭最大的兩個城市(赫爾辛基與土庫)中,
都有這位偉人的紀念建築,可見他的重要地位。
走近位在赫爾辛基市Töölö區的西貝流士公園之前,先看見一個紀念碑… 看不懂…
直接在公園中漫步。有目的卻不急不徐的找著西貝流士的紀念碑。
自然而然的,就走到了著名的雕像。
我把這張拍大了,其實是真人頭大小,放在牆上,說真的有點恐怖的感覺。
雕像旁邊90度的位置,有一個旅遊書上很愛引用的不鏽鋼管風琴雕像,
很多人歡從底下往上拍,拍很多管子和天空…
但我實在找不出好的角度,就拍紀念照囉~
總長 8.5 × 10.5 × 6.5 公尺,大於 600 條不鏽鋼管像海浪一樣的堆疊,
也許是要紀念西貝流士的音樂如浪淘般的衝擊人心吧。
此時太陽已經要漸漸下山了,陽光斜斜的,準備隱入大樹叢中。
真是不敬,我只是純粹把這位偉人的紀念公園,當成太陽下山前散步之處。
金黃色的夕陽光芒,把草地都染金色。
綠色的樹葉,全都變得燦爛。
透出光芒來,真的很美。
我在此流連忘返,直到天黑。
<備註:本文於2012年3月1日獲YAHOO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