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哈哈~~~
沒登過玉山,卻有機會靠著四顆輪子,站上比玉山還要高的火山上…
這真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_________^y
這裡是哪裡呢?
是夏威夷大島上的 Mauna Kea 天文觀測站。
一早由 Waimea 南下190公路,轉200公路(Route 200,又稱 Saddle road)方向前進。
目標就是再轉入 Mauna Kea 山頂。
Saddle Road 因夾在Mauna Loa 和 Mauna Kea這兩座火山之間,狹長而曲折而命名。
這條路有2000公尺左右的高度差,
大約在路標28公里的地方可以從Mauna Kea 山腳下轉向山頂。
路程不算太遠,
沿路的風景讓人從一上路就美得捨不得閉上眼睛,在車上也拍拍拍~~~
有沒有!
好像是義大利 “托斯卡尼艷陽下(Under the Tuscan Sun)” 電影劇照~
還有這等浪漫的枯樹~
看來,接下來的三哩路要特別注意某種生物過街… (鹿? 馬? 指鹿為馬?)
在途中的稍做休息之後,不知是否一時大家鬼遮眼了,沒有人看見正確的路標,
只記得往山上走會遇到一段只能靠四輪傳動車子燈上的山路。
很有趣的是我們彎到了一段和大馬路差不多平行的山野小路,本以為要往山上前進,
沒想到就在那裏練起了越野車的顛簸起伏。
好幾處大石頭,還有凹坑,起起伏伏的,實在很驚險又刺激,
也算圓了我越野狂飆的夢想~
這張最妙了!
就是在小路中準備回頭,從過不去的柵欄伸出相機來
拍下大馬路在外面,望路興嘆,卻怎樣也到不了的畫面…
(有一度想要學電影衝破柵欄… 但是考慮到應該會被抓去關… 還是算了…)
終於回到正確的道路之後,繼續前進。
隨著越往火山接近,地勢越加的緩升。
我們隨興停停靠靠,是為了讓身體有所適應。
這就是停下來休息時看見的美麗圖畫風景~
難道是因為放下了工作和牽掛,世界才會隨便看都美嗎? …
所以,是要適應甚麼呢?
是這樣滴…
Mauna Kea 天文台位在 4200 公尺高的 Mauna Kea 休眠火山上,
相較玉山的高度是3950公尺,還要再高聳些。
所以一下子若飆上高峰,就怕忽然間喪失40%的氣壓導致急性的高山症產生,
急性高山症可不能開玩笑,嚴重的時候會肺積水或腦積水,
甚至在床上(昏迷)或地底下睡一輩子的…
所以沿路大家都不時相互詢問是否有頭痛、昏頭愛睏感、呼吸喘,
也觀察是否有唇齒發紺,或是噁心嘔吐的感覺。
從這個路口駛離 Saddle Road轉往山頂的方向前進。
這塊路標上也寫,往前距離六英哩外的遊客服務中心(VIS)務必要停下來,
除了聽聽多變的山上天候訊息,也可以藉機調節一下壓力差。
畢竟健康的身體才是開心旅遊的基石,幸好我們這幫人都算暨聽話又勇猛,
加上不一會兒就下車拍拍照,順便調整氣壓差,算是一石二鳥,相當成功!
抵達位在3000公尺高的遊客服務中心。
告示要求遊客一定要停在這裡至少待上半個小時以上,
等壓力差調整好了,要攻頂再攻頂;
但16歲以下、孕婦、有呼吸道和心臟病的病人,以及體重過度超重的人不適合攻頂喔。
這個遊客服務中心其實和 Onizuka 國際天文中心 (Onizuk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stronomy; OCIA)也有關聯,所以有很多天文的紀念品和書籍可以購買。
我們很聽話的在這裡逛逛小店,看看火山紀錄片、喝杯熱可可打發時間,
也見到聰明的日本觀光團,人手一個便當在這裡邊嗑邊打發時間,真是聰明。
這位是… ? 遊客服務中心前的雕像(忘記名字了… sorry…)。
順便考考大家,如果真的高山症怎麼辦呢?
記得不要硬撐薄臉皮,怕拖累行程或對不起別人,一定要降低高度休息等待恢復。
繼續開上山去!
從遊客服務中心往上走之後,有很多不同點。
第一就是道路變了,接連八公里變成沒有鋪柏油的道路;
第二就是廁所,除了頂上的天文建築裡面有公廁外,大約只剩下流動的廁所。
第三就是日用品,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加油站,沒公共電話,也沒得住。
沒鋪柏油的路,加上顛簸和曲折,也沒有甚麼籬笆圍牆的,所以開起來特別危險。
所以依規定是要四輪傳動的車子才能上山,沒有開正確的車子是禁止的。
下山的車子迎面而來,我們只得趕快躲到一邊,一方面是危險,一方面是塵土漫揚。
車道邊不知為何的花紋出現在土牆上。
因為路程彎彎曲曲,聽說在夕陽西下和日出的時間前後開這段路最危險,
因為高山上角度的關係,陽光很容易直射眼睛,所以必須更加小心開這段路。
但值得令人冒著危險找個寬一點的路段停下車來的,就是俯瞰山下的美景。
天氣很好,車沒有太多,大約半小時,一個震撼的畫面冷不防映入眼簾。
Mauna Kea 天文觀測站,總計13個知名的巨大、精良天文望遠鏡群,
這裡是一眼可以看見最多天文台的角度。
今天天空配合得真好,三個顏色的畫面,
果然有世界著名天文氣象學、全世界最佳的天文台的氣度。
最先抵達的天文觀測臺應該就是這頂 “安全帽”了! (像吧!)
趁著車停在此,借一下旅伴有高度表功能的手錶~
證明這裡雖然還沒到山頂,已經有3900公尺的高度囉!
至於為什麼有王子麵等食物,當然就是因為嘴饞… ^_^
而這些小包裝都因為氣壓變小了,填充包裝裡的氣體壓力相對較大,
所以都呈現飽咚咚的鼓脹現象~ ^_^
從 “安全帽” 天文台,窺探裡面的巨無霸望遠鏡。
比汽車還要大,可以看到不知深處的外太空呢!
天文台網站上的地圖,
很清楚的標示每一臺天文台的合作夥伴、國家,像在較勁一樣,
在高聳的山上成為一個迴圈的道路。
有時候光看這樣的設施,都感覺外星人接近了…
也因為環繞山頂,每次停下來都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角度和風景。
真是感謝老天給的好天氣,讓我們可以拍得痛快~
右邊那座山丘,像不像沾了紅糖的糖霜呢? ^_^
繞近其一觀測站,忽然看見 “visitor entrance ” 的標誌。
遊客可以進去喔?! YA~ 二話不說停車,往內走去~~~
YA~ 有廁所!還有簽名本~ 一定要留下來過的記號!
Telescope Viewing Area? please come in? ^_^!
可以看看這些望遠鏡到底看見了甚麼嗎???
no no no ,這個意思是,可以打開門去看看望遠鏡有多大一臺!
幸好這裡的天文台所看見的東西都相當具有學術研究的意義,
所以不可開放,不然可真的會變成觀光景點吧!
我們在太陽傾斜時下山,回到遊客中心的高度。
順著路回到上圖左下角的遊客服務中心,過個馬路,
往右下腳的位置上爬到小山丘上,面對夕陽的位置。
爬小丘過程中,被夕陽照得亮亮的植物。
對面山頭因為陽光照射,出現亮麗濃郁的光影對比。
石頭邊的小花迎著夕陽,竟然也亮得刺眼~
此時一片山嵐升起, 山頭稜線上的遊客看起來很渺小。(我喜歡這張! ^_^)
大家都往回程下山,準備回家囉~
西沉的太陽照不到山的那一頭。
忽然間,這多變的光流傳很多的想像故事~
這片雲像不像鬼飄過呀~ 嗚…..
看著夕陽西下,遠處神聖的另一座火山Mauna Loa ,
山頂一抹彩霞,盾型的山型,彷彿訴說著古老的神聖傳說。
這時,原住民對山的崇敬,好像忽然可以懂了。
想想因為較稀薄的大氣層、較少的水氣遮蔽、每年大於三百個晴朗夜空的特殊地理位置,
很容易開車抵達山頂的火山山形,低人口密度相對的減少污染,
因此,這裡格外清楚的可以觀星與監測氣象。
在太陽下山後,趁天沒完全黑,
回到因為避免光害而點著紅色燈光的遊客中心(太暗,相片糊了),
這裡每晚都會有熱中於天文氣象的義工來,架起好多隻超級大砲對著天空,
應用電腦計算和記錄其妙的數字密碼…
我也在驚嘆中,用自己的肉眼看見課本裡才有、確實存在且真實運行著的諸多星球…
感受到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丁點兒,真的油然而生對宇宙不可思議的驚異感…
然而,從以下的報導資料顯示,”望遠鏡的狂熱” 讓夏威夷原住民感覺聖山被褻瀆,
山上的某種特有種的昆蟲,也因為望遠鏡的效益而開始面臨生態壓力。
天文台廢料排放導致山頂和地下原始水源被汙染,都是被接續關注的問題。
身為觀光客的一員,我寫到這裡,看見這個報導…
因著這些美麗照片想要分享而心喜,又因著這篇報導而沉重…
兩難,沉默。
—————————————————————————–
美國太空總署(NASA)計畫斥資5,000萬美元在夏威夷設置凱克(W.M. Keck)天文觀測站的計畫,預計增設6座天文望遠鏡,不過此計畫最近遇到司法障礙。望遠鏡設置預定地位於保育區──太平洋最高峰的茂納凱亞(Mauna Kea)峰頂,原本已取得州政府設立許可,但近日遭到州立法院撤銷,觀測站擴建計劃增添變數。
茂納凱亞峰是脆弱又獨特的高山生態系統,並且是整個夏威夷島的主要水源,因此被列為生態保區。在該保護區所進行的計畫唯有能夠在不損害公共資源的方法執行情形下,才能獲得許可。
目前在茂納凱亞峰已有13座望遠鏡和相關設備,NASA預計在世界上最大的兩座紅外線光學週邊,再興建4到6座小型望遠鏡,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座紅外線光學凱克望遠鏡周圍;NASA計畫的最終目的,是要探討兩個基本問題的答案──「我們從哪裡來?」「宇宙中只有我們嗎?」
為了反對NASA計畫,美國保育團體山巒協會(Sierra Club)夏威夷洛亞分會提起訴訟,控訴夏威夷土地與自然資源局2003-2004年間辦過一連串異議公聽會後,仍然在2004年11月核准該計畫。在訴願聽證會上,夏威夷原住民、宗教人士和文化專家都出席作證,均反對NASA計畫。
訴願團體認為,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中心(UHIFA)所提出的管理計畫,僅涵蓋望遠鏡部分,並沒有把整個茂納凱亞峰的環境考慮進去。
訴願團體聲稱,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計畫,夏威夷人民的權利和資源都會面臨風險。他們認為目前的管理計畫對於危險廢棄物與廢水污染、夏威夷原住民維護傳統習俗的權利和資源,幾乎沒有提供任何保護。
土地與自然資源局和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中心聲稱,他們所提出的管理計畫已符合土地與自然資源局的規定。不過州立法院法官賀拉(Judge Hara)持不同見解,他認為:「需要獲得保育、保護和保存的資源,是整個茂納凱亞山峰,而非只有該計畫所涵蓋的區域。」因此,他裁定,先前核發許可之決策,無助於推動保護區長遠的永續發展,也違反了州政府規範保護區的法律。
A Hawaii state court has reversed a conservation district use permit granted by a state agency that would have allowed the construction of up to six more telescopes on the summit of Mauna Kea, the tallest mountain in the Pacific. The ruling puts a roadblock in the path of NASA’s $50 million outrigger telescope project planned for the W.M. Keck observatory.
Judge Hara decided that administrative rules governing astronomy facilities require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n” for the Mauna Kea summit, which is a conservation district.
The Mauna Kea summit is a conservation district because it is a fragile and unique alpine ecosystem that serves as a major source of water for the entire island of Hawaii. Development in conservation districts is permitted only if it can be done in a way that does not degrade the public resource.
There already are 13 telescopes and support facilities at the Mauna Kea summit.
An array of four to six small telescopes, called outriggers, are planned to surround the existing twin Keck telescopes, the world’s largest optical and infrared telescopes. The Outrigger Telescopes Project is a key element in NASA’s Origins program, which seeks answers to two basic questions – “Where do we come from?” and “Are we alone?”
Two Hawaiian organizations, the Sierra Club Hawaii Chapter Moku Loa Group, and an individual, appealed the BLNR permit for the Outrigger Project in November 2004 after contested case hearings that lasted through 2003-2004. During the hearings on appeal, Native Hawaiian lineal and cultural descendants, religious practitioners, and cultural experts testified in the appellants’ favor.
Appellants argued the management plan offered by the UH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UHIFA) covered only the Outrigger project, was not comprehensive, and did not cover the entire summit.
The appellants claimed without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n, the rights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 of Hawaii were at risk. They argued that the management plan offered little protection against hazardous and sewage waste contamination or the protection of Native Hawaiian traditional and customary rights and resources.
Both the BLNR and UHIFA argued that the single project management plan they wrote was sufficient to meet BLNR requirements.
Judge Hara held that, “The resource that needs to be conserved, protected and preserved is the summit area of Mauna Kea, not just the area of the project.”
He ruled that granting permits on a project by project basis did not promote long term sustainability of the protected resource as required by state law governing conservation distri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