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拍不出吳哥之美。
然後,在這裡困頓。
困頓於沒有足夠的古文明細胞,分辨每一個建築和歷史遺跡的差別;
困頓於沒有足夠的辭藻,說明工法和雕刻藝術的細緻華美;
困頓於沒有充分的做功課,把建築過程的故事和人事時地物記憶下來
只好,困頓於太多的相片,太小的腦,不振作的部落格,
讓所有的照片通通糾結在一個回憶中,無法釐清先後順序…
這就是我的吳哥窟…
就和很多人警告的:最後你會發現,全部的照片都是石頭…
出發前我心裡還在想,不可能,我是龜毛的舒子耶,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沒想到,我還是一樣的落得這個下場。
儘管沿路領隊老爹說,就下車時,翻開介紹書的那一頁,先對著拍,
之後下車不管怎樣拍,都知道是這個標題的後面拍的照,就可以分門別類整理了。
話是這樣說啦,結果有幾個地方,忘了下車時要拍下標題,
有的地方又急著衝下車結果拍錯了頁,搞得整理起來真是困難重重…
傾斜的城墎,巨大的石雕,古老風華的門檻,纏繞著巨樹的神秘感。
很想坐著時光機,甚至閉著眼睛就開始想像,像是電影時光倒轉的情節…
去除青苔之後,扶正的迴廊和城牆,疊回原狀的傾倒散落的石頭…
微笑的高棉國王,飄逸的皇室貴族,在這裡行如風動。
…沒有先做功課,又愛到處拍照,
很多故事都來不及記清楚,很多風景都還想再多駐足拍攝。
我問當地的導遊小周,這麼多的景點,你每一個都記得很清楚嗎?
他說當然了,每一個景點都有不同的意義和歷史故事,
所以雖然外人覺得看起來很像,他看起來但可是通通不一樣。
他還說,任何一張照片給他看,他都可以告訴我那是哪一個地點拍的。
因為很多眉眉角角的細節,可是要深入研究吳哥文化的有心人,
才會發現個中的奧妙並且加以區辨的!
所以我除了一些很不一樣的景致… 例如超級宇宙無敵大的皇家"浴池"…
還有這種通行證之類的相片之外…
我的吳哥窟學分修得極低的分數,可說是一片模糊。
總之,這些是由探險家喚醒,沉睡數百年的吳哥窟古文明景致。
我覺得自己拍不出它深刻蘊含的美,只算留下回憶和紀念照。
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應該就是微笑高棉的象徵,如此祥和,透露著仁愛的光輝。
大吳哥城由1181年登基的七世國王(Jayavarman VII)所建,
他是位虔信佛教的國王,進入大吳哥城之前,
遠遠便會見到城門上頭,高聳四面的微笑吳哥。
仰頭欣賞,會不由自主的泛起虔敬的沉澱心情。
城中的巴戎寺,是所有吳哥建築中最特殊又令人驚訝的。
是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三公尺高的加七世國王的微笑面容。
隨著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見微笑的石雕像,隱隱約約,磁層疊疊的交錯出現。
身處其中,巨大的微笑之間,又彷彿四面八方的微笑是一種向善的鼓勵一般,
有淨化心靈的作用。
那種盛世的平靜祥和,讓人不由得心生感動。
而二世國王(Suryavarman II) 的經典之作,
就是至今在柬埔寨的國旗和紙鈔上可以見到的極致吳哥文化代表作,
小吳哥城-「吳哥窟」。
同時也是現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今天的水池還沒有清乾淨,水草遍佈,所以無法拍出完美的倒影~
想要登上小吳哥城的塔頂,除了要先經過兩百公尺以上的護城河石橋外,
還要在往內走個近五百公尺的參道,才能排隊登塔。
依舊是窄小陡峭的樓梯,幸而線在登塔的樓梯都加裝了扶手,
領隊和導遊都說看過很慘的跌下來的畫面,所以要大家務必小心謹慎,
也要趁年輕趕緊來玩,才不會望梯興嘆。
"
小吳哥城文化蘊藏豐富內涵,迴廊深邃。
而外廊牆上大型浮雕壁畫細膩,
從畫中可窺見歷史的典故和文化的交流,令人驚嘆不已。
其中 "乳海翻騰" (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的壁畫,
更是教化人心的巨幅代表作,
我們去的時候正在維修,不過倒是很容易在暹粒市的各大旅館大廳,
欣賞到翻製的壁畫~
另外,塔普倫寺也是著名的吳哥文化遺址。是七世國王為紀念母親所建造。
坍塌的城牆,殘破的門櫺,蛇樹像古代精靈一般的鬼魅,滲入堅硬的石頭中盤據。
陽光傾斜,隨著坍塌的牆縫搖曳著黑白的光影。
若不是周遭有遊客,在這裡彷彿走入奇幻的科幻電影裡,等著下一刻的驚奇。
的確! 這兒就是電影古墓奇兵拍攝的地點~
而以紅色砂岩為主建造的女皇宮則以雕工細緻優雅而稱為是吳哥文化中最精采的建築。
每一個細節都刻得巧奪天工,無怪要放在最後一站來欣賞,
因為小周說,若第一天就看了,感覺其他的就相對遜色了!
他說得是真的~
這裡真有一種… 小巧卻低調的奢華感~
最後介紹幾個有趣的特別的石雕像,
有興趣就到吳哥窟找找,是否還有其他更有趣的吧 ~ ^_^
齜牙咧嘴的~
嘟嘴巴的~
這是啥?
夾縫間的微笑石雕~ 好厲害的!
還有這個有眼珠的~
好了,這篇經過兩個月的困頓,放上照片卻沒有時間寫字…
眼見著距離上一篇文章就要一個月了,我想我最近是真的忙碌得很…
也許也是漸漸老了… 體力也真的不行了…
大家晚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