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城市吸引著自己的元素,我想除了步調與氣息之外,我還喜歡一些具代表性的建築和文化特色。
這次韓國(首爾)之旅, 除了參加首爾大學護理學院100周年的活動之外,只有一點點時間做城市巡禮。
那… 要去哪裡呢?
總以為韓國距離台灣好近,文化也有部分相同之處,希望到老了走不動時才前往;但是這次既然有機會來到這裡,還是要觀光一下~ ^_^ 結果發現,首爾這個城市,有不少令自己驚訝之處!以後再慢慢寫囉~
而首推的驚訝,就是古蹟了!
一個城市,可以有二個世界遺產:昌德宮及秘院建築群(Changdeokgung Palace Complex)、宗廟祭祀(Jongmyo Shrine),也真不容易~
決定就出發吧!首爾的皇宮和古蹟巡禮!
我們拜訪的是景福宮、昌德宮和宗廟三個首爾北邊的古蹟金三角!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建於1395年、於1852-1919重新修建的景福宮,雖然它並不是列在首爾的兩個世界文化遺產之內。
因為它具有朝鮮時期代表性建築物的慶會樓(現在的韓幣紙鈔上面有這個建築喔)與香遠亭的蓮花池,還有舒子的偶像–真正的歷史中的 “大長今” 當年走過的石階與石雕等。當然因為門票3000 won韓元(約台幣115元),不但可以參觀景福宮,還可以免費參觀西側的國立古宮博物館,和國立民俗博物館。對於愛貪小便宜的舒子來說,真是好康不斷呀~ 呵呵!
韓國觀光公社的網頁資料說明:景福宮與東闕(昌德宮)、西闕(慶熙宮)相比,位於較北側的位置,因此又被稱為”北闕”。景福宮(史蹟第117號)是5大宮闕中,規模最大、建築設計最美的宮闕。
不過我對景福宮的好印象,極可能是來自於一場深入的中文導覽解說!
話說那天,我們從地鐵站冒出來之後,遠遠就看見這個場景。
哇!好像在演出韓國古裝宮廷大戲喔,一想到我的偶像大長今,就興奮了起來,跟同行的feng說,拜託你去買票了… 然後… 就不理她了… 左拍又拍… 這位feng女士也真是好人,總是體貼我愛亂拍,讓我拍個過癮~ 感恩喔!
韓國古代的阿兵哥真的都穿這樣呀… 顏色這樣鮮豔,打仗會不會標的太明顯?
有旗隊、大鼓、彎刀~~~ 真的像是身在電視劇中喔~
瞧底下這位阿兵哥,鬍子挺俊俏的呢!
我拍他很多張相片,他總是剛正不阿的樣子,旁邊像是憲兵班長的英挺男士,也是穿著古裝,會幫這些古代阿兵哥整理服裝,小聲說話,也會像忠烈祠的班長一樣,幫忙把愛鬧阿兵哥的孩子斥喝走。看得我莞爾一笑~ 原來,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一樣的~ ^_^
拍夠了要進門去囉,這時回頭一看… 嚇! 嚇我一跳~
在城市中的古城,出現不協調的時空交錯畫面。 原來這些阿兵哥看見的是這樣的景色呀…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融入古時空的我,突然又回到戲劇畫面了…
才一進門,就聽見廣播播音,中文導覽就要開始,呵呵,真是幸運呀~ 這時就要展現咱們知性的一面,好好用心聽講囉~
等待的時間,我們發現了宮廷長廊,先來一張囉~
因為多次戰爭和祝融的侵擾,景福宮很多建築都不是最原始的樣子,但是古蹟復建還是持續進行中。像是這座通往宮殿大門的橋,橋上的石頭和橋墩其實是不同的年代,可以看見歷史的痕跡。而解說的金小姐說,這護城河因為都市興建的關係,也已經變成示意景觀了。
不過,護城河邊這負責守護的河獸,還是眼睛雪亮的看著不該出現的水患喔~
通往皇宮的路很寬敞,總共分成三個部分,中間高、左右低。
金小姐說,中間是皇上的路,左邊武官走、右邊文官走。
我喜歡景福宮的大石頭路,花崗岩吧(有點忘記,是上好石材就是了)。因為它的天然,踩起來高高低低,讓人忍不住低下頭去看路,這樣原始的地面,讓現代的觀光客也呈現當年臣子進城見上時,需要頭低低的姿態。
金小姐說,不只如此,因為完全平坦的石子,會讓光折射到臣子的眼睛,這樣會出現對皇上不敬的表情,所以凹凹凸凸的石頭地面,可以折射一些光,好處多多。
(為了對照方便,先把第二站昌德宮的入殿之路、和穿韓服的解說員走在中間路上的相片搬來這裡)
這時舒子問了一個阿呆問題… 那皇上走的中間的路,為什麼不做平平的?
金小姐和feng、還有一同參加解說的德國人(研究中文的學者,中文說得嚇嚇叫喔),他們三位同時用 “怎麼會問這個問題” 的口氣回答我…
「皇上是不用自己走路的!」
說的也是,皇上都是坐轎子的… 呵呵~ (呆笑的舒子)…
結論,你猜,舒子最後選擇走左邊、右邊還是中間的路? ^_^
沿著參觀的路線,我們聽到許多有趣的介紹,其中最讓舒子振奮的,就是「正三品」這塊石頭!
在皇上正宮之前,有一片大空地,就是文武百官列對站著的地方。
當然,面對皇上,右手邊是文官的隊伍,左邊是武官。
因為風水的關係,皇位要坐北朝南,所以文人列隊站在東邊,日出的方向,也顯示古代朝鮮的重文輕武。
隊伍從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 一直到從九品。每一個隊伍前面都有一塊石碑,標示這些官員應該站在自己官階的正確位置。
至於這塊正三品… 就是偶像大長今當年曾經站過的位置啦~ ^_^
真是女性之光、護理(醫女)之光呀~ 當然囉,一定要合影一下~~ YA~
景福宮的風水很好… 金小姐一直講風水,我才知道韓國人也是這樣重視風水。
從正宮後面看去,就是一個山頭。 這山綿延往東邊去,上頭還有像眼珠的巨石,剛好像一隻巨龍,給皇宮撐腰,讓皇宮向在龍穴中,平安富貴。
我很喜歡金小姐的中文,帶一點點像唱柔柔歌曲一般的韓國腔,因為一天要解說四場次,每一場要在冷冷的風中和秋老虎般的太陽下解說將近兩小時,所以就有這樣的裝扮,很是特別。
她正在說著這片空地,原始的石頭鋪設了天然的向下傾斜角度,讓水可以順利下流,維持皇宮的乾燥。
這就是皇宮的門廊,顏色很鮮豔喔~ 原木被太陽照得溫暖暖的,很舒服。
皇位長這樣喔,後面一定要有日月&五行的屏風,不管皇上去哪裡,都要有所後盾。
後院,有一個即拍的攝影店,幫遊客換穿韓國古裝,我用眼神詢問feng,NO。
好吧… 我只好拍拍別人囉~ 說實在的,除了解說員金小姐,倘若德國老師扮演皇上,我們兩個扮演小妃,那畫面也挺神奇的… 哈哈~
景福宮的後院慶會樓,是皇上和臣子休閒的地方,垂柳和流水,很有詩意,就是這個樓,放在韓幣的10000 won紙鈔上喔!
繞到了皇宮的另一邊,在屋簷邊又看見秋意,順手拍了下來。
每一個建築,金小姐說,只要看見外牆就知道這一間建築是男主人還是女主人。因為景福宮原始總共修復了7700間房子,建築密集也難怪常常一失火就燒得精光。
這間建築圍牆花花草草,一看就是小妃的寢宮,來張合照吧~ ^_^y
還有,我真的是大長今迷,這試燒掉的御膳廚房原址,就在這樹下喔~
有趣的還有屋簷的走獸…
牆上寫的 “萬壽無疆” 看得懂吧?
這題,德國老師認字比我和feng快喔~ 真是不好意思~~
建築的下方,總是會有燒炕的窗口和燒炕工人的通道。
下面這個呢… 竟然是 "皇子的發源地"… 兩個人睡,擠了點喔… 會不會?
皇后寢宮的天花板
參觀完了景福宮,走到外面國立古宮博物館,和國立民俗博物館,沒時間仔細看,只好拍拍照做紀念囉!
學校帶孩子來戶外教學囉~
離開景福宮前,看見這新舊融合的宮燈。閃耀在陽光下,難得的藍天襯著,讓我浮現一種新的心情。
至於第二座參觀的昌德宮已於1997年12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屬世界文化遺產。
落成於太宗5年(1415年),因為倭亂時正宮景福宮被燒毀,原本是離宮的昌德宮就被替代為正宮,國王就在昌德宮執政至修復景德宮,總共約300年的時間。因此昌德宮位於景福宮東邊,又叫"東宮"。它的後院叫秘苑,也叫禁苑,完整地保存著朝鮮時期宮殿的造景藝術,也就是說,這個宮殿秘院中走的路,就是朝鮮後期歷代國王散步或休息的地方喔。
我拍下了昌德宮的圍牆
然後職業病又犯了,拍了這些昂貴的參觀代步車
韓國觀光公社的網路資料說:
徜徉於古意盎然的宮殿建築與傳統造景的祕苑,多少可以探察出其融合中國傳統思維的深遠意涵。
像是秘苑中的蓮花池,其四方形的輪廓代表著「地」,中間的圓形造景意味著「天」,有天地調和之意,暗示在小格局中創造大宇宙。若能仔細端詳、細細品味,必能發現既熟悉又陌生的元素或組合,可說是極東地區宮殿建築的經典代表。
嗯,無怪有人拍照這樣專注:
至於皇宮建築,就和景福宮接近囉
(門闕)
(建築綿延 顧及風水)
離開昌德宮,走過幾條街,轉往宗廟。
宗廟是李朝太祖李成桂於一三九五年所興建,用於供奉朝鮮歷代國王和王妃神位的祠堂。即使時至今日,宗廟仍然堅持沿用十四世紀以來的傳統,於每年五月的第一個週日舉辦宗廟大祭。
而祭典當中薪火相傳、嚴謹承用的儀禮暨儀禮音樂,在1462年定型以後幾乎原封不動地傳承了500多年,因為兼具歷史及藝術上的重大價值,因此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因為不是祭典的時間,我們在裡面看了祭典的影片,四處走走,相片好多喔,不要再放了… 離開前,在宗廟正殿拍下這一張我自己很喜歡的門檻~
而這個門檻,也為我們的首爾古蹟巡禮畫下了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