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參加爸爸的婚禮的!
一個多月前,接到爸爸將在十月十日上午十點舉行教堂結婚彌撒的消息。說真的,當下我不太能接受,但說不出來,也不太對人討論這事。
昨天回到家中,很明顯的感受到一種不同的氣氛,熟悉多年的客廳換了房間,幾張新的家具、不同的擺設裝飾,各個房間空氣中傳來絲絲微微的野薑花香,那是有了女主人的味道,而那個味道是以前大辣辣的媽媽不會注重的細節。
我很本能的向媽媽的遺像位置看過去,還記得這個習慣是從小媽媽教的。每次回到舅舅家,媽媽一定會帶我們到頂樓去跟外公外婆的遺像鞠三鞠躬。而遺像的那個位置,媽媽一如以往的微笑著,彷彿一切都沒有變。看到媽媽的笑容,我忽然有了一股安心,對於一個月前的無法接受,也好像逐漸可以釐清。
回想才華洋溢、血液中流著浪漫細胞的爸爸有了原本就與爸媽相識的女朋友,雖然是相當速配的對象,而且不常回家的我們終於可以不用擔心爸爸沒有伴,或是生活會憂愁,但我還是最擔心的是他會受傷。
結婚?攸關未來幸福的事情,為什麼不先商量一下! 隱約在過去的印象中有過這個念頭,但也真是有趣,爸爸是爸爸耶,是個道道地地的成年人不是嗎?在這之中,我們有甚麼角色呢? 不就是尊重他的想法盡力配合嗎?但那種掛心,想要參與或介入,是一種保護家人的想法,很自然,很基本,我好像從中忽然明白擔心孩子交壞朋友、以及嫁女兒時爸爸的心情;期待家人可以永遠幸福,都不要受到傷害,那種親情的掛心,是一模一樣的。
而在生命中,我們好像早已預設在某個年齡或某個人生階段,我們就是應該做某些事情,而爸爸的這個生命階段絕不會是以結婚為主要任務,所以可想而知在這時結婚,會面對更多壓力。
出門往教堂之前,我問爸爸「現在是甚麼心情呀」,他說「很緊張」。
我說:「爸,你也會緊張喔」,他說「會呀」。
爸爸在孩子心中,好像是一個巨人,天不怕地不怕,但現在我們也都成年,在爸爸的緊張當中我又看見了自然的常態,我要接受爸爸也是個平凡的個體,在這個人生階段辦一場公開婚禮,而不是低調的公證結婚,這真的需要真愛的勇氣。當然,更驗證了只要是婚禮,都期待親朋好友的認同和祝福。
婚禮有彌撒、一場小型音樂會,以及中午的婚宴。我遇到了很多過去爸爸媽媽的親友。
國中理化科周老師說:「我來祝福,順便感受一下幸福。」
新的親戚大哥說:「這樣結合真的是太好了!」
從小幫我剪頭髮的詹媽媽說:「人生就是這樣來來去去,活得開心最重要!」
以前教堂的杜神父笑笑的說:「你弟弟有新媽媽來管教了!」
我愣了一下。
我還沒有心理準備稱呼新「媽媽」,因為這兩個字是那樣神聖而唯一。
而在座情緒最複雜的,我想應該是見證過爸爸媽媽四十多年前那場婚禮、以及這樣愛著媽媽的阿姨,我不小心卻也忍不住的問了一句,「阿姨,你坐在這裡會甘苦嗎?」,只希望她們不要感覺太煎熬。
沒想到阿姨用很堅強的口吻說:「要忍耐」。
我在阿姨身上看見了種對家人的包容和關愛,即使在歡樂氣氛中想起妹妹過世的事實,還是祝福這個妹婿未來的日子可以擁有有人做伴的幸福。
這就是愛。 笑中帶淚。
有位阿姨是媽媽的好朋友,婚宴進行到一半時把我拉到一邊,問我過去這幾年,媽媽有沒有回來找過我。我搖頭。她說媽媽出現在她的夢中三次,每次的笑容都燦爛無比,最後一次穿著潔白的衣裳,告訴阿姨說,她已經嫁給天主了。所以她釋懷了,終於接受媽媽已經到天堂,終於接受生命要往下走,也終於可以帶著淚水跟我說這些。
這麼多年了,就在熱鬧的婚宴中,我忽然寧靜且深刻感覺到媽媽並沒有消失在世間,至少此時此刻沒有,在我的心裡也沒有,即使以前我對媽媽是這樣的忤逆。
而曾經這樣自然的覺得爸爸媽媽這兩個人就是一體,其實這個事實也沒有改變,只是生命的道路持續走著,不得不在身邊的伴,必須換了一個。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參加爸爸的婚禮的!從婚禮中我已經明白,爸爸能找到相知相惜、志同道合相愛的老伴,這是爸爸的福份,也是我們的!
生命終究要繼續,在人生也經歷滄桑、退休後重新嫁入一個新的家庭,我感覺在新娘的家人眼中看見喜悅,也許,還有我沒有看見的許多不安或不確定吧!但同樣喜好音樂、且熱中教會的一對新人,將繼續為天主的工作服侍。
所以,我終於也帶著喜悅和感謝,為這對新人拍了許多相片,用行動表達祝福。從今天起需要互相給予一點時間,漸漸的熟悉彼此、了解彼此、接納彼此,相互照顧,因為我們已經是一家人!
所以,我要說甚麼呢?
我今天在人群中揣測每個人的角色和想法,新人、爺爺、阿姨們、爸媽的朋友、爸爸的學生們、我們幾個孩子、新娘的家人們… 從不知如何表達到寫下這篇文章,終於明白這就是生命中的改變,人生的過程,這就是愛!
所以,…
一時不知道如何結尾… 只好說,通通有~ 一定都要幸福喔~~~ ^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