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農家

呵呵~  猜猜這是甚麼呀? 

端午農家

虛累累的舒子終於結束了一年以來專案的口頭報告,
又開始調皮的到處瞎拍啦~   ^_^y

所以,猜得出來這是甚麼嗎? 

 

在端午節的農家,我被幾捆掛在門前包不完的粽葉,深深的吸引著。

欄杆抹著過去最時興的亮麗藍色粉底,像天空一樣的清爽亮麗。

端午農家

斑駁的痕跡彷彿訴說著包粽子的歷史
亙古存在的屈原先生,最後到底被吃了嗎?
還是在某處享用著多到吃不完的各種粽子呢?  (貪吃舒子OS:我也要吃!)

 

看著乾燥竹葉緊致粗糙的纖維,綑綁的彎曲曲線,
包折著的不只是民俗文化,還有什麼呢?

端午農家

每一張折疊的粽葉,都是家庭的溫暖。

呵呵~  拍呀拍的。 門口還可以拍避邪的植物(菖蒲、榕樹枝、芙蓉…)。

端午農家

 

來源資料:臺灣俗語說:「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榕枝與艾草都是傳統袚鬼驅邪聖物。端午節時,人們將這些東西用紅紙紮成一束,插在門上,形成端午節的特殊景觀。「菖蒲」又稱水劍,因為它的形狀像一把劍,將它掛於門上,據說可驅除惡魔。

當然相機拿在手上,舒子我是不會輕易放下的!
門邊用來當作下次播種的蒜頭苗種,曬著明年的希望。

我低下身來向上拍攝,原來這個角度看蒜頭是長這樣子的~  ^_^

端午農家

 

還有還有! 為了拍這個香爐,
「不小心」仔細一看,發現這個門竟然是寫著一個「福」字耶!

真是的,經過那麼多次,竟然現在才發現!  >”<|||

端午農家

 

門口的小黃的女兒小灰(不是我的車車阿灰喔~),
農曆過年的時候生了一窩狗寶寶,
現在其中土黃顏色的這隻…  “小花”長大了!
(媽媽是小灰、阿嬤是小黃,牠… 就叫… “小花” 吧~) 

端午農家

 

長大的小花動來動去,加快快門還是好難拍,
卻無意拍下這樣 ”動感小花” 的畫面!  ^_^

端午農家

 

小花長得快。 人的孩子好像也是。
往往一次次看著同事的寶寶長大,才驚覺自己越來越老了!

端午農家

 

屋子裡面曬著要吃的大蒜,斜斜的光射進來,讓大蒜忽然有深度了起來~
拜拜桌上的粽子,飄著香氣…  喔喔喔,肚子餓了啦~

端午農家

 

My god!  好大一桌菜~  看起來可不比過年時吃得差呀~
桌上擺不下的還有一個蒸籠的粽子和一大盤的米粉…
這次加上小朋友,總共也才8個人吃。

端午農家

 

太多嗎?  不會。
每次拜拜的餐食都冰起來,一個星期慢慢拿出來弄熱吃,
對於平常兩位自己在家的老人家煮食上,是很方便的幫忙。

面對未來迅速老化的社會… 忽然想嚴肅一下…
有人半開玩笑的說,
現在你在公園裡面,可以看見一個奶奶旁邊環繞著三、四個孫;
而當我們自己是作奶奶年紀的時候,
畫面將轉變成一群爺爺奶奶環繞著一個孫。

孩子大得快,我們也老得快…  常常看著現在的長輩,我就會思索未來的我們這輩和下一輩。這一年的專案,為未來的長輩做,希望也是為自己而做~ 

嗯…  職業病犯了,快快下台一鞠躬。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