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相遇?

上個月閱讀了嵐嵐學姊格子裡的一篇文章,心裡感動,卻苦於沒有時間寫下心得。
 
最近有一次搭計程車的機會,在車上時因為要準備一些下車後要用的文件,所以一直沒有說話,但是從照後鏡看見司機先生神色嚴肅,有著深鎖的雙眉。 一直到準備下車時,舒子忍不住對司機先生說;「祝福你今天一整天都生意興隆喔!」
 
沒想到,奇蹟發生了。
 
那位司機大哥深鎖的眉心化解開來,以一個燦爛的微笑回報給我。  他語帶生澀但是很真誠的說;「小姐,也祝妳永遠青春美麗。」
 
於是,我踏著超級輕快的步伐,愉悅的迎向那天所有的行程。
 
計程車司機的互動之後,讓我忍不住又想起了嵐嵐學姊格子裡的那篇文章,以及最近常常聽到的護理職場現象。
 
 
很多人說護理人員太忙碌、失去笑容了、沒有耐心了。我承認忙碌有很大的因素源於職場結構和環境的問題,很難撼動。 但是我和一些護理朋友討論以後,卻發現可能還有一個問題:現在的社會教育,讓與人相處時的熱忱變得淡薄或表面化。
 
為什麼不能換個角度,隨時讓自己在工作中獲得真誠的回饋?
 

為什麼相遇?

<瑞士鐵力士山下,Engelberg 的鬱金香>        

 
也許有點遷強,但我真的也連帶想起了2004年底出版的那本書: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作者;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另著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這本書的封面寫道:人生,是一段用生命觸碰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遇見他們,你才真正活過。
 
作者序中也提到:關於什麼是天堂,人人有一套見解,這本書的天堂,呈現的是作者的心願和推測–在世間自認為微不足道的人們,最終可以領悟到自己是如此的重要,自己是如此的被別人愛著。
 

為什麼相遇?

 
(以下書的相關描述資料摘自大塊文化
 
一個在遊樂園裡工作的老工人艾迪,退伍後就待在家鄉,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
 
他曾經想繼續升學,曾經想四處遊歷,然而他怨怪自己在戰爭中殘廢了的腿,怨怪那個性沈默然而暴躁易怒的父親,害得他放棄夢想,困在這個海灘小鎮。他經常做惡夢,夢到同樣的大火。至親所愛都已過世,他剩下回憶作伴。他的生活,蒼白而無趣。可是,他仍然每天做著維修工作,就算不耐煩也還是會為小朋友做個小玩具。
 
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了命。

上了天堂後,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人。這五人逐一說出自己的故事,說出他們是何時在人間與艾迪相遇,以及艾迪要在他們身上學習的功課
 
艾迪逐漸領悟:原來,自己的生命裡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會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
作者以想像作為顏色描繪的天堂;也以安靜作為一種語言,訴說出最滔滔不絕的情感。這個故事深刻而有餘韻,它含有一股罕見的魔力,會讓你想要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人世。

每一個生命都會碰觸到另一個生命;你所付出的愛,絕對不會白費。

 
你所遇到的人,都會以某種方式再回到生命裡。
 
假如你認為自己微不足道,讀過這本書後會明白:每個人都是重要的。
 
我們來到人間,是為了與別人相遇。
 
***********************************

 
所以,舒子要問:
人獨自來到世界、獨自離開。
每個人都是對方的過客,甚至,每個人就是這個世界的過客。  那麼,
人與人為什麼要相遇? 為什麼要有交集呢?
我想這一切冥冥之中必有一些安排。 
 
我不敢期許自己會是別人生命中的 "貴人",但我期許自己在與他人生命交集的過程,可以發散一點什麼,溫暖、真誠、讓人不會後悔與自己相遇過的元素。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護理工作者,包含鼓勵我自己。 無論正在孕育中的、小的、中的、老的白衣天使,祝福大家都在護理工作中發現人生的天堂。
 

 
為什麼相遇?
1995 年,死黨 倪倪來探望剛踏入護理職場的舒子
 
 
 
************以下為引用嵐嵐學姊格子的網路文章************
 

一句祝福化解了心靈的嚴冬。

生命中有無數的邂逅。在匆忙的生活節奏裏,每天有多少人與我們擦肩而過,如同茫茫大海上駛向不同方向的船隻,有片刻的交會,轉瞬間便消逝了蹤影。

這些與我們有一面之緣的人,大多數此生都不會再相遇。彼此留下的印象,只是行色匆匆的身影,和模糊不清的面龐。像是沒有調好焦距的數碼相機攝下的鏡頭,輕 輕一按「Delete」鍵,便立即刪除,在腦海中再無一絲痕跡。然而,也有那麼一些人,儘管同樣只是萍水相逢,卻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了一點特 別的東西,讓我們一憶起便覺暖意盈懷。

我永遠難忘的,是二OO三年早春,那個火車上的陌生人。

那天一大早,我就趕到了火車站,準備去芝加哥郊區赴一個面試。被裁員已經三周,這是第一個面試機會,儘管只是「獵頭公司」(Headhunter)的第一輪篩選,畢竟是 黑暗中的第一線曙光,我決心全力以赴。

公司所在的小鎮位於市郊,地鐵不能到,我又無車,火車是唯一的選擇。這是來美後頭一次坐火車,我有些緊張,生怕買錯票,下錯站。更讓我發愁的是,抵達之後 還得找出租車去面試地點。火車站位置偏僻,若是找不到出租車,誤了面試時間可 怎麼辦?

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再想辦法吧。

買了票,離車開動還有十多分鐘。我在候車室裏踱著步,藉以暖暖給凍得有點麻木的雙腳。這個冬天可真冷。一個中年美國女子急急奔來,問我火車走了沒有,我告訴她還有十分鐘。她放心地 去買了票。上車時,我們很自然地坐在一起。

火車向郊外駛去。車窗外,鉛灰色的天空下,飛速退去的是白雪覆蓋的田疇,光禿禿的灰褐色樹林,孤單單的水泥電線杆,間或有幾棟鐵灰色的木屋。芝城的冬日景 象,似乎乏善可陳。旅途岑寂,我和旅伴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天來。她告訴我,她和先生自奧瑞根來此 面試。今天一早,先生去公司,她趁此機會來看看可否找到合適的地點買房子。

我告訴她,我也是來面試的。三個星期前剛剛丟了工作。如今市場低迷,面試機會很少。 

她深有同感,說在奧瑞根有大批人失業,景況很是蕭條。我倆相對唏噓嘆息。 火車似乎是個很容易讓人打開心扉與人傾談的地方。我對自己的遭遇侃侃而談,並 無怨言,也不覺沮喪尷尬。

我注意到,在五六排座位之外,有一個身著黑夾克的中年男士獨自坐著,靜靜凝望車窗外灰朦朦的冬日天空,似乎沉浸在冥想之中。我希望我們的談話沒有打擾到他。

火車到了一個小站。女士起身下車。她友好地握手道別。火車再度開動。鄰座的一個印度女子因聽到我們的談話,也側身和我攀談起來。我隨口提到擔心在車站找不 到出租車。她爽快地說她將和我在同一站下車,她先生會來接她,他們可以送我一 程。我非常感激。

談話很愉快地進行著。終於該下車了。我拿起皮包手套,站起身來。正在此時,那位一直默默注視窗外的男士忽然回過頭,望著我說:「我為您失去工作感到遺憾。 祝您面試順利。」

我吃了一驚。火車在小站只停留幾分鐘。我只得匆匆說聲「謝謝您」,便下了車。 但這來自陌生人的安慰和祝願好像已錄在磁帶上,在我耳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我不知道向一個全然陌生、未交談一語的人說出一句鼓勵和祝願的話需要有多大的勇氣?至少,我從未這麼做過。然而,因著這句話,那個平凡的、灰撲撲的冬日, 一下變得不一樣了。簡陋的小車站,似乎被陽光塗了一層亮漆。印度女子和她先生 開車送我到了面試公司。我在陽光裏向他們揮手道別。

一切都很明亮、很愉快、很順利,再合適也沒有。我的焦慮、緊張、擔憂,似乎都消失了。這一切,都是因為那陌生人的一句話。

我最終雖沒有得到那份工作,但那次短短的旅程,卻是我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乘火車的經歷。來自陌生人的一句問候,照亮了那個小小的火車站,那個灰色的冬日, 也照亮了我生命中那段在黑暗中摸索的日子。

那個陌生男士,在寒冷的冬日清晨乘火車,獨坐一隅,默然沉思,也許有他自己活中面對的問題吧。然而,因偶爾聽到了一個不相干之人的際遇,把安慰和祝福送 給了她。他永遠不會知道,這問候對我有多大的意義,我對他有多麼深切的感激

信主以來我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神的愛祂在我最需要鼓勵關懷的時候,派遣祂的天使送來問候熨貼了我沉落到谷底的心。正哥林多前書二章九節所說:「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我希望有一天,也有機會去做一個傳遞神愛的天使,把這份來自陌生人的寶貴問候和祝願,傳遞出去,去照亮另一個灰色的日子,去照亮另一段灰暗的生命。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