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參觀了一星期只有免費對外開放兩次的、愛丁堡大學的其中一個樂器博物館
The Reid Concert Hall Museum of Instruments。
(Open Saturdays 10:00 – 13:00 and Wednesdays 15:00 – 17:00 Except in the weeks of Christmas and New Year)
博物館就位在中間那棟兩層樓的建築中
小小的地方,卻是歐洲第一個單純為了收藏歷史樂器所建的博物館。
我到了一小會兒,沒工作人員… 決定就拿起桌上擺著的語音導覽設備,自己聆聽導覽了。
這裡收藏了上千件十六世紀至今的樂器,從1845年起,
音樂系教授將這些收藏分門別類的擺放在各自的櫃子裡,
這些樂器就悠悠地像是躺在自己的宿舍一樣。
各自的櫃子中,可以看見樂器的演進史。
有些樂器真的很難以想像,像是纏繞身上好像蛇的大樂器,或者很精巧典雅的小提琴。
每個展櫃以一段簡介展開,也可以按下有做記號的樂器編號,
聆聽每個樂器的故事、音調、音質、如何演奏、發聲的原理、製作樂器的工匠、或是曾經被誰演奏…
(小的我音樂造詣實在有限,專有名詞有點多… 只能大概知道介紹了這些…)。
但最驚人的是,每一個樂器的介紹之後會加上或穿插一小段這支樂器的聲音…
當聽見莫札特私人使用的黑管的吹奏音,
好像忽然能跟這位已故久遠的偉大音樂家交錯時空用聲音溝通一樣的令人感動。
不同於常常聽到的和奏,我在房間裡一一的細細聆聽,感受每一個單純聲音的美好。
人與人之間何嘗也不是這樣,各有特色,端看是否細細體察。
63號Oboe就是莫札特的歐~ ^^
我今天才知道SAX風是SAX先生發明的… ><
各式管樂 有看到蛇形管嗎?
演奏時像不像被巨蟒纏身?!
準備離開之前,有一位先生拿個一支樂器進來,開了鎖,放回去架上。
我很驚訝的看著他說:
「我很訝異這些樂器還有在演奏嗎?我聽著他們的聲音,很感動,好像從兩百年前傳過來到我的耳裡。」
這位先生立刻用現實打擊了我的浪漫,他說:
「事實上你聽到的,是12年之內吹奏的聲音。
這些收藏的樂器主要是教學和研究用的,一般情況下非常不容易聽到,希望你enjoy這些聲音。」
當然enjoy! 不過有點惋惜太晚來參觀啦,
現在才知道,我竟然錯過了每星期一次在旁邊音樂廳的免費演奏會~~~!!!
備註:校內另外一個樂器博物館St Cecilia’s Hall Museum of Instruments,將整修到2016年才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