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家過年,其實就是傳統的嫁雞隨雞吧。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但是我很難遺忘第一年在陳家過年的沮喪心情,畢竟習慣每年團聚的娘家,過年的模式、會見到的人、做的事情都已經習慣了;然而從嫁人那一年起,到現在,年怎麼過? 變成要重新學習的課題。
還記得嫁過來的第一個農曆新年,老媽從高雄打電話來給親家拜年。 拜年是其次,說穿了是想念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的女兒吧! 但是還硬是和阿爸說:「對不起喔,我這個女兒什麼都不會,給你們添麻煩了!」 唉,老媽,這您不用說,大家早就都知道啦!
的確,舒子從小生長的家庭和鳥人陳先生的實在相差甚遠,以至於經常會大開眼界! 就拿年夜飯來說吧! 吃了二三十年的圍爐火鍋,突然變成了二十四道菜的大工程! 而舒子每次進廚房,都不知道該做什麼… 手足無措!
這些年來,最要佩服的就是大嫂了!她總可以明確指示我:「切蒜,要斜切!」、「撿一下菜!」、「洗一下以後削皮!」,而且每年她都會學好新的菜色,轟轟烈烈的端上桌!
像今年的「水蜜桃蝦球」(此乃極品!!!)、「荷葉粽」、「杏仁餅」、「珍珠丸子」、「紫米丸子」、「醉蝦」、「蜜汁火腿」… 大嫂,您這不是讓大家越來越肥滋滋嗎???
還有,記得小時候曾經問過老媽:「為什麼菜要放在祖先牌位之前,給祖先和神明先吃?那我們不是吃到祂們的口水了嗎?」 童言無忌啊! 誰叫我們家從來不拜拜… 總是搞不清楚。
這次過年,阿母從廚子裡拎出了幾個要進蒸籠的盤子,據阿爸說這些盤子的年齡已經三十多年了! 趕快拍下來留念,以免舒子洗碗時打破! >"<|||
今年阿母終於在大家的勸說之下投降了,改用糯米粉搓湯圓。
為何說是投降呢?因為這幾年來,都是用糯米以石磨磨出米漿,然後再桿成麵糰搓湯圓的。詳細做法我已經不記得,總之難忘的是那個石磨! 真的很費功夫!
所以今年可以悠哉悠哉的在年夜飯後搓湯圓,一邊聊天、一邊看電視,享受天倫之樂!
大嫂說他的湯圓總是搓不圓,會搓成兩頭尖尖的 "菱形"!
舒子搓湯圓的工夫倒是不錯,所以下面的湯圓是誰撮的很明顯喔!
大年初一,就是陳家拜拜日。 依舊晃來晃去的舒子,實在擠不過一波波的人潮,只是被這籤桶吸引… 在供品和金紙之間,它很沉默,卻也很靜觀。
不管什麼宗教背景,對新年總有期待和心願。 今年祈求的是什麼呢?
年怎麼過? 舒子還在學呢!
每年才一次,總是學了一些,又忘了一些!
今年學到的最重點,就是 "拜拜完要集合的地方"!
初二,舒子回娘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