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瞠目結舌。

面對一座座突出的醒目高山,我常常只能外表寧靜、內心膨派的按下快門。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尤其在阿拉斯加,覆著雪的高山聳立,你會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神的存在。

 

一座山是否令人驚艷,除了山形的美感之外,最重要有三個因素。

一是高度(elevation),二是突出(prominence),三是地形隔離(isolation)。

 

高度(elevation)當然是大家熟悉的囉~  就是指山頂到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地形隔離(isolation)也容易理解,就是到下一個高峰的水平距離。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至於突出,舒子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一下~

首先要假想自己站在一個高峰上,海水漸漸淹上來,一個一個平原和小丘被水淹沒,接著是其他的山,最後水淹到腳前,剩下自己的山頭。

然後假想水漸漸退去~  有沒有在想啦???

 

一個一個高峰,像是海中孤島一樣冒了出來。隨著水越來越退去,山峰孤島從小小的島變成大大的島,然後,會跟其他的島連在一起。

當我們所站的島和另一個島連成一起的那一刻,也就是水退到兩個島相連時的高度,與所站立的這座山峰的高度差,就稱作是地形學的突出(topographic prominence),也就是指相對高度,美國人管它叫作 shoulder drop(傳神吧,頭頂到肩膀掉下來的距離),歐洲人則稱之 prime factor。

(但有趣的是,和自己這座山屬於相同山脈的不算,因為水位退下時,是在同一個島上。)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hello?  還醒著嗎?  

應該昏睡了一半了吧~   ^________^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所以,簡單講國語~

高山若在高山邊,顯不出山的巨大。

一定要和附近的景物有相當的高度差,才看得出山的高聳(prominence)。

一大群的高山是一種美,但山巒之間有一點距離(isolation),更能看出個別的山的身形。

以下別再說了,以免老的舒子回頭看這篇,連自己也睡著~  呵~

 

路過的山,我只記得以下這座的名字:Mount Hayes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高4216 m,prominence 3507 m,isolation 205 Km,果然高聳)

 

還有夕陽照得宏宏的巨山~ 不夠突出,但是有紅色的光,可接受~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剛好被烏雲間透出的光照到的山,對焦糊掉,但山很美,勉強及格~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雪白到像是油畫的巨山,在烏雲下還是這樣聖潔。

巨山 – prominence mountains in Alaska

至於阿拉斯加最高峰,這次未能近距離接觸的遺憾,

麥肯尼山(Mount McKinley,或稱Denali (指 "The Great One") ,

高6194 m,prominence 6149 m,isolation 7450 Km,

天氣好的時候,遠遠在安哥拉治就能見到它,

還真的是神聖的一座偉大巨山!

 

——————————————–

阿拉斯加巨山:http://en.wikipedia.org/wiki/Most_prominent_mountain_peaks_of_Alaska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